- 详细介绍
- 热门书评
- 刘三省,1950年生,大学文化,高级经济师。曾获“2008中国经济十大杰出人物”“2009建国60周年全国60位杰出企业家”等荣誉。著有《一个女兵的梦》《军队企业改革管理纵横》等作品。
- 本书为一部自传体纪实文学作品。作者通过多篇回忆录式的文章,以朴实细腻的纪实手法,生动曲折的叙事情节,将自己当年在农村,在学校,在军队,在企业的大量鲜为人知、亲身经历的故事娓娓道来,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。旨在以自己的人生故事和奋斗轨迹为读者提供借鉴,引起共鸣。
- 如果一个人的童年,
是清贫的、艰辛的、乐观的,
那么他的一生注定就是积极向上的。
在我自小形成的人生品格中,
除了乐观向上、积极进取的一面外,
还有父亲勤劳朴实、母亲勤俭持家的遗传基因和
思想品格的影响,以及17年农村艰苦生活的历练与积淀。
正是这些乐观向上、积极进取、吃苦耐劳、
生活简朴的人生品格与务实态度,
影响了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。
陕西关中,八百里秦川。
放眼望去,关中平原地势平坦的肥沃良田一望无边。每逢春天,风和日丽,大地返青,关中平原的麦苗、油菜和新长出的各种树叶笼罩着大地,郁郁葱葱,一片翠绿。到了夏天,晴空万里,热浪滚滚,一望无际的垅垅麦田里,金黄色的麦穗随风翻滚,一浪高过一浪。到了秋天,秋高气爽,凉风习习,庄稼地里的玉米、高粱、辣椒、黄豆、豌豆都熟了,红色的高粱、辣椒、苹果和金黄色的玉米、黄豆、豌豆交织在一起,把关中平原装点得绚丽多彩,万紫千红。冬天来了,天寒地冻,寒风凛冽,如果再赶上下大雪,关中平原雪花飘飘,白雪皑皑,满目洁白,千里冰封,好一派关中平原特有的四季风景和丰收景象。
在驰名中外的唐代皇家寺院法门寺的西北方向约5千米、佛教名山西观山端南方向约8千米处,有一个规模不大、默默无闻,在当地并不十分出名的村庄,叫胡同刘家村,这里,就是生我养我并伴我一路长大的母亲村。
我小时候的印象中,我们这个村的村名多少有点土。上中学后,有些同学曾经问过我,你那个村子叫刘家村就可以了,干吗前面还要加“胡同”两个字?
细究起来,胡同刘家村这个村名还真有些说道。小时候听父亲讲,“胡同”二字,是源于我们村东南方向过去有一座何家庵,因为这座庵是建在我们邻村的张家村一家姓何的财东的土地上,又是由姓何的财东主要出资,和我们村、张家村的村民们凑份子共同修建起来的,所以叫何家庵。何家庵的规模很大,占地30多亩,大小房间有100多间,很有气势。而我们村与张家村通往何家庵有一条很长很深的土胡同,胡同向北通往我们刘家村,胡同向西南通往张家村,时间长了,当地就有了“胡同刘家”和“胡同张家”的叫法。据父亲讲,有一年天上突然降下来一个“火球”,把何家庵付之一炬,烧了个精光,何财东的家境也由此败落。后来,我们村的一家财东就把何财东的土地买过来了。村子里的村民们又有了建一座刘家庵的想法,由于村子穷,再也盖不起何家庵那样的规模和气势。有一个风水先生给村里人出主意,盖不起百间房,用纯柏木盖一座大殿,也算顶百间房。就这样,村民们家家凑钱,在村子东面200米处盖起了一座纯柏木的刘家庵。新中国成立后,刘家庵变成了刘家庵小学,那座纯柏木大殿变成学校的教室,我的小学四年就是在刘家庵小学读完的。
作者简介
书籍简介
精彩书摘
90%看过的人还看
-
Under a Bad Sign
Munby、Jonathan等
-
九天(十)
黑山老鬼
-
花与舌头
黄惊涛
-
上海艺术教育发展报告(2018)
俞振伟、刘轶等编
-
Lesia's Dream
Langston、Laura等
-
予我满心欢喜
苏非影
-
做衣服:破坏时尚(新版)
【日】山本耀司
-
幽默沟通学
张新国
-
拜托啦大明星(三)
李氏唐朝
热门书评共 0 条评论